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的事前比較 Posted on 2023-05-172023-05-17 By Dr. Fish 平均數比較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的事前比較是多重比較的一種,須在資料蒐集前就擬定好研究假設,不一定要執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即可進行假設檢定。事前比較採用線性對比的方式,比較一個群組或數個群組對一個群組或數個群組的平均數。由於比較組數較少,檢定力通常會高於事後比較。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的效果量 Posted on 2023-03-252023-04-05 By Dr. Fish 平均數比較 獨立群組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的假設檢定能檢驗自變項整體是否具有效果,但無法指出效果的大小,須計算效果量才可得知。最常用的效果量測量為omega squared和eta squared,雖然前者為相對不偏誤的估計值,但兩者皆可說明依變項裡有多少的變異能夠被自變項所解釋。
F分配的定義和F分配臨界值表的解讀 Posted on 2023-02-252023-02-25 By Dr. Fish 推論統計 F分配是社會統計裡常見的抽樣分配之一,指從一母群體中隨機抽取出來的兩個獨立樣本的變異數比之抽樣分配。F分配會受到兩個自由度數值的影響,隨著自由度的不同組合而有不同的形狀。若要使用F分配執行假設檢定,須使用F分配臨界值表去找F臨界值,才能評估是否拒絕虛無假設。
如何使用Excel一次取得描述性統計量 Posted on 2023-02-042023-02-04 By Dr. Fish 描述統計 Excel內建許多資料操縱的函數,若只想求得特定的描述性統計量,可以套用個別的函數或公式來計算。但若想求得多個統計量,逐一計算會耗費許多時間,此時可以安裝「增益集」裡的「分析工具箱」,再執行分析工具裡的「敘述統計」功能,即可一次取得常用的描述性統計量。
如何使用Excel計算偏態和峰態 Posted on 2023-01-192023-01-19 By Dr. Fish 描述統計 常態分配在行為和社會科學的領域裡是很常見的次數分配形狀,偏態和峰態則是偏離常態的分配形狀,雖然比較少見或偏離常態的幅度不大,但在描述資料整體的分布情況時,仍舊是值得參考的數據。若有SPSS,可以很簡單地取得這兩個數值;但若沒有,也可利用Excel來進行計算。